北京大学总裁培训网
工商管理创新(EMBA)总裁高级研修班

HR如何才能避免在招聘中看走眼、找错人?

时间:2017-09-12 16:01来源:http://pku666.com/ 点击:

“评论一个企业的管理水平如何,要看其用人水平。”当然,这句话不是我说的,不信你可以查查。都说用人重要,很多牛x闪闪的CEO,都极会用人。但会用人的前提首先得是会识人,不识人,怎么能谈得上会用人?
 
识得人,就知道手下人擅长什么,好把他放在合适的位置上;识得人,就能紧紧把握客户的痛点并赢得订单;识得人,就能准确预测竞争对手的行动,从而决定自己该采取什么样的行动。
 
识人比战略战术重要
 
博弈论上把田忌赛马当作很经典的案例来研究,所得出的结论往往是:这是一种策略上的胜利。
 
当然,真实的战场,毕竟不是赛场,本就没有多少公平可言。“兵者,诡道也”。换句话说,你怎么能用规则打败一个不守规则的人呢?如果你非要这么干,还说一通大道理,那就是教条了。
 
所以,有人说:“对待流氓就要用流氓的方式”。跟不守规则的人打交道,就要用不守规则的方式。否则,你怎么可能打败他?
 
因此,我认为:研究对手,不是研究对手用的什么方法和策略,而是研究对手尤其是决策者的心胸、格局和思维模式,乃至他是什么性格?有什么偏好?这个才最为关键。任何思维、方法、工具,再流弊,都是静态的,都是死的,关键在于使用他的人是否灵活。
 
同理,为什么有很多公司有很好的战略构想和商业模型,最后却执行不下去呢?答案就就在人,没有合适的去人执行,再好的战略构想和商业模型都是空中楼阁。
 
怎么识人?识什么?
 
那么,作为CEO,或者HR,应该怎么识人呢?可能有人认为,所谓识人,不就是招聘面试吗?其实远非如此简单,面试勉强算是一个“相马”的过程。“试玉需要三日满,辨才需待七年期”,识得一个人,远非一两次面试就可以确定,而是要经过多次工作接触,了解了他做的一些事情之后才能作出综合判断,看出其真实水平乃至人品。
 
所以,除了正式面试、工作考核与考察之外,还要注意观察一个人平时的行为举止。武哥以前的公司就有这么一个人,这个人做销售,业绩还不错,公司待他不薄,给他发过很多奖励,并且很器重他,作为重点对象培养。这个人呢,表面上很拥护公司的一些决定,可私底下却总有满腹牢骚和不满,时常做一些小动作,自己打算跳槽不说,还到处鼓动其他销售人员跳槽,挖公司的墙角。这种行为暴露了其人的真实品质,幸亏也走了,否则将对公司造成更大的破坏。
 
因此,识人不是仅仅看一个人的经验和能力,更要看他的人品,人品虽然难以观察,但是只要有心,总能找到一些端倪。至少,以下两点应作为除能力之外的考察重点:
 
第一,是否以公司利益为重。一个组织能否成功,不是依靠某一个人的聪明才智,而是依靠一群人。国民党失去天下,真的是没有人才吗?当然不是,比起共产党,国民党人才只多不少,军事上的人才,光一个“小诸葛”白崇禧,就与林彪不分高下;别说比“小诸葛”还会打仗的陈济棠、孙立人了,国民党不是输在军事上。当然,国民党也不缺远见卓识的人物,比如杨永泰,他甚至提前预估到连红军自己都没想到的北上路线。但是国民党的致命缺陷就是各打各的小算盘,根本没有集体利益为上的观念,也就无法形成合力,乃至一败涂地,让人大跌眼镜。
 
第二,是否有职业精神。办事要尽心尽力,也可以浓缩为一句话:就是要有职业精神。你可以有自己的追求,可以跳槽、换换环境,但一定不要中伤原来的东家,无论老东家做过什么,只要没有触犯到法律和道德问题,你都要维护好老东家的品牌,这也是对自身品牌的维护。HR面试的时候,可以让应聘者发表如何看待老东家的看法,用来作为面试的参考依据。除此之外,在干部选拔上也要特别注意人品,除了考察其管理潜力、知识和技能以外,一定要对其人品进行考察,最好进行360度的调查和考评,或许就能发现一些平时忽略掉的东西,大大降低任用干部的风险。
 
识人应该注意些什么
 
能否识人,关键要看能否以开放的心胸容纳人,所以必须注意以下几点:
 
第一,避免成见和偏见。商鞅就是个典型的例子。商鞅原本在魏国,公叔痤向魏王极力举荐卫鞅为相,可惜魏王以商鞅出身低微、官职小,没什么大才为由,根本不用他。
 
出身可以作为参考,但绝对不能以出身论英雄。类似出身一样,很多服务性强的岗位,其实不需要很高的学历,而是看这个人是不是这块料,有没有体现出这方面的才能,千万不能教条,一棍子把低学历的人打死,否则就会与优秀的人才失之交臂。
 
第二、避免凭个人喜好识人。为什么有的人能够慧眼识珠?而有的人对身边的人才却选择忽视?很大程度上,是用人者被自己的心智模式蒙蔽。人总是喜欢跟自己同样类型的人一起共事,对于不喜欢的人,常常“看不顺眼”。人皆有长短,关键是要挖掘和使用他的长处,用人所长必容人缩短,这个道理似乎谁都懂得,但是一旦到自己身上,就需要克服很多弱点,尤其是心理上的障碍,多数人其实过不了这一关,也就很难找到中意的人了。
 
避免凭自己的喜好识人,就要避免从自我出发,而是从战略需要出发,看对方到底擅长什么,能否实现战略,这个才是核心。


上一篇:谁说老企业的创新能力不如新公司?

下一篇:华为的五做&五不做:“做”与“不做”的管理哲学


相关推荐